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权向量与一致性检验

需积分: 33 2 下载量 1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3.28MB PPT 举报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决策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包含多个目标和准则的复杂决策问题。它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层次的结构,通过成对比较矩阵来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确保比较的合理性。 在层次分析法中,首先需要构建层次结构,通常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目标层代表决策的总体目标,准则层包含影响决策的各个因素,方案层则为可供选择的不同选项。通过专家打分或者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形成成对比较矩阵,表示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例如,在购买电冰箱的决策过程中,可能会有容量、制冷级别、价格、型式、耗电量、外界信誉和售后服务等多个评估标准。这些标准会被赋予不同的权重,以反映它们对总决策的重要性。成对比较矩阵就是用于记录这些比较的结果,例如矩阵元素aij表示标准i相对于标准j的重要性。 计算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对于一致性检验至关重要。如果λmax与矩阵的阶数n的几何平均数接近,则说明比较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这个例子中,λmax=5.073,表明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得到了验证。接下来,会将这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各因素的权重向量,用于综合评价和排序各个方案。 权重向量反映了各因素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的相对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或加权平均等方式,可以将各个标准的评价结果转化为单一的决策分数,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最终的选择。 层次分析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项目管理、企业战略规划、风险评估、质量控制等。其优点在于能够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减少了对精确量化数据的依赖。然而,AHP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度依赖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可能受个人偏见影响,以及在处理大量因素时的计算复杂性。 层次分析法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决策工具,通过层次结构、成对比较和一致性检验,帮助决策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作出更为理性和科学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