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第二行名字中在第一行名字中出现而没在第三行名字中出现的元素,若无则输出#
时间: 2024-06-08 19:06:48 浏览: 75
根据所提供的引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引用,在Python中,变量命名需要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后面跟字母、下划线和数字;不能以数字开头;不能与保留字相同。因此,在问题中我们可以确定C选项是保留字。
根据引用,题目要求输出所有女生的姓名。由于直接遍历字典相当于遍历字典的键,所以字典的键是姓名。通过判断性别,我们可以通过字典键这种形式取到对应的值。因此,根据给出的代码,我们可以选择A选项。
根据引用,给定的代码使用索引嵌套取值。首先,我们取s的第2个元素为['abcdef','123','xyz'],然后索引取此元素的倒数第三个为'abcdef'。最后,我们使用len函数求得此元素的长度为6。因此,根据问题,我们可以选择B选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回答问题:判断第二行名字中在第一行名字中出现而没在第三行名字中出现的元素,若无则输出#。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选择C选项。
相关问题
c语言给你两个序列,长度相等 请找出两个序列中共同出现的元素 由于有多种输出方式,这里我们要求按照所有共同出现的元素从小到大顺序输出,如果重复多次,也只用输出一次,如果一个共同出现的数都没有,输出0即可。 题目保证序列中的元素一定是正整数 输入 第一行一个正整数t,表示有t组数据 每一组第一行一个正整数n,表示序列的长度,序列长度不超过100 每一组第二行和第三行分别为两个序列的元素,序列中每个元素都不超过100, 输出 每一组数据输出两个序列中共同出现的元素
以下是用C语言实现的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bool.h>
#define MAX_N 100
int main() {
int t;
scanf("%d", &t);
while (t--) {
int n;
scanf("%d", &n);
int a[MAX_N], b[MAX_N];
for (int i = 0; i < n; i++) {
scanf("%d", &a[i]);
}
for (int i = 0; i < n; i++) {
scanf("%d", &b[i]);
}
bool has_common = false;
int common[MAX_N], num_common = 0;
// 找出共同出现的元素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if (a[i] == b[j]) {
// 判断是否已经加入共同出现的元素中
bool exist = false;
for (int k = 0; k < num_common; k++) {
if (common[k] == a[i]) {
exist = true;
break;
}
}
// 如果没有加入,则加入共同出现的元素中
if (!exist) {
common[num_common++] = a[i];
has_common = true;
}
break;
}
}
}
// 按顺序输出共同出现的元素
if (has_common) {
for (int i = 0; i < num_common - 1; i++) {
printf("%d ", common[i]);
}
printf("%d\n", common[num_common - 1]);
} else {
printf("0\n");
}
}
return 0;
}
```
代码思路:
对于每一组数据,先读入两个长度为 n 的序列 a 和 b。然后在 a 中依次查找 b 中是否有相同的元素,如果有,则将其加入共同出现的元素中。加入共同出现的元素中时需要判断该元素是否已经存在,如果不存在,则加入并将 has_common 置为 true。最后按顺序输出共同出现的元素,如果没有共同出现的元素,则输出 0。
输入分三行 第一行 元素个数 第二行 元素的值。元素间以空格分隔。 第三行 待删除元素位置 具体格式参看输入样例 输出格式: 输出分两行 第一行 删除前的线性表 第二行 删除后的线性表。如因删除位置错误失败,输出Delete position error!。
在这个场景中,你描述了一个程序接受用户输入,用于模拟顺序表的操作,其中包含三个步骤:输入、处理删除请求和输出结果。用户首先提供元素个数,接着是一系列元素值,最后给出待删除的元素位置。下面是一种可能的伪代码解析过程:
**输入阶段:**
```plaintext
5
1 2 3 4 5
2
```
这意味着有5个元素,它们分别是1到5,用户想要删除第2个元素(索引从0开始计数)。
**处理阶段:**
程序会读取这三行信息,并根据提供的元素个数创建一个顺序表(例如用数组或链表)。接着检查输入的有效性,判断待删除的位置。如果是有效的,就执行删除操作;如果位置无效,输出错误提示。
**输出阶段:**
1. **删除前的线性表**: 根据输入的信息展示原始的顺序表,例如:
```
1 2 3 4 5
```
2. **删除后的线性表**或者错误消息:
- 如果成功删除,可能会变成:
```
1 3 4 5
```
- 如果删除位置错误,输出:
```
Delete position error!
```
**实际的C++代码实现会更复杂一些,包括异常处理以及适当地格式化输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