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_pc = 1; while H/sum(lamda) < 0.9 num_pc = num_pc + 1; H = H - p(num_pc)*log2(p(num_pc)); end错误改正
时间: 2024-05-13 12:14:37 浏览: 68
根据代码,可能有两个错误需要进行修改:
1. 变量名错误:代码中使用了 `lamda`,而可能应该是 `lambda`。
2. 变量未定义:在代码中,变量 `p` 未被定义,可能需要在代码前面添加一些对 `p` 的定义。
改正后的代码如下:
```
num_pc = 1;
while H/sum(lambda) < 0.9
num_pc = num_pc + 1;
H = H - p(num_pc)*log2(p(num_pc));
end
```
请注意,这只是假设 `lambda` 和 `p` 变量在代码其他部分已经正确定义的情况下进行的修改。如果这些变量未被正确定义,您需要在代码中添加对它们的定义。
相关问题
num_pc = 1; while H/sum(lamda) < 0.9 num_pc = num_pc + 1; H = H - p(num_pc)*log2(p(num_pc)); end
这段代码是用来计算主成分个数的。其中H代表信号的熵,lamda是特征值,p是每个特征值占总特征值的比例。
首先,将主成分个数num_pc初始化为1。然后,通过计算特征值的和sum(lamda)与信号熵H之间的比值,判断当前的主成分个数是否能够解释信号的90%以上的方差。如果不能,则将主成分个数加1,并重新计算信号熵H,直到满足条件为止。
具体的实现逻辑是:计算当前主成分个数下的信号熵H;根据当前主成分个数计算出每个特征值占总特征值的比例p;找到第num_pc个特征值对应的比例p(num_pc),并将其作为当前主成分的贡献;计算新的信号熵H,用于下一轮的判断。如果当前主成分个数下已经能够解释信号的90%以上的方差,则退出循环,返回最终的主成分个数num_pc。
解释: while (gnorm > tol) and (k < iterations): if updateJ == 1: x_log = np.append(x_log, xk.T) yk = fun(xk) y_log = np.append(y_log, yk) J = jacobian(x0) H = np.dot(J.T, J) H_lm = H + (lamda * np.eye(9)) gfk = grad(xk) pk = - np.linalg.inv(H_lm).dot(gfk) pk = pk.A.reshape(1, -1)[0] # 二维变一维 xk1 = xk + pk fval = fun(xk1) if fval < old_fval: lamda = lamda / 10 xk = xk1 old_fval = fval updateJ = 1 else: updateJ = 0 lamda = lamda * 10 gnorm = np.amax(np.abs(gfk)) k = k + 1 grad_log = np.append(grad_log, np.linalg.norm(xk - x_log[-1:]))
这段代码是 Levenberg-Marquardt 算法的主要迭代过程。while 循环条件是当梯度的范数大于指定的容差 tol 并且迭代次数 k 小于指定的最大迭代次数 iterations 时继续迭代。如果 updateJ 的值为 1,则更新 x_log、y_log 和 J。其中,x_log 和 y_log 分别记录了每次迭代后的参数向量和目标函数值,J 是目标函数的雅可比矩阵,用于计算 Hessian 矩阵 H。H_lm 为加上阻尼因子的 Hessian 矩阵,用于计算搜索方向 pk。pk 是搜索方向,用于计算下一个参数向量 xk1。如果新的目标函数值 fval 小于旧的目标函数值 old_fval,则减小阻尼因子 lamda 并更新参数向量 xk 和目标函数值 old_fval,同时将 updateJ 设为 1。如果新的目标函数值大于等于旧的目标函数值,则增加阻尼因子 lamda 并将 updateJ 设为 0。每次迭代结束后,更新迭代次数 k 和梯度下降的迭代值 grad_log。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