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 rand(); if n < 0.5 Prand = [unifrnd(0,x_l),unifrnd(0,y_l)]; else Prand = goal; end
时间: 2024-03-04 08:52:06 浏览: 64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生成一个随机点Prand。其中,rand()函数返回一个0到1之间的随机数n。如果n小于0.5,则生成一个在坐标范围为[0,x_l]和[0,y_l]内的随机点,其中x_l和y_l是平面的边界。如果n大于等于0.5,则生成目标点goal作为随机点Prand。这段代码一般用在路径规划算法中,用于生成随机起点和随机终点,以便进行路径搜索或者路径优化。
相关问题
解释这行代码:for iter = 1:MaxIter %step1.生成随机点 n = rand(); if n < 0.5 Prand = [unifrnd(0,x_l),unifrnd(0,y_l)]; else Prand = goal; end
这段代码是 RRT 算法中的一部分,用于生成随机点 Prand。
循环变量 iter 从 1 开始,执行次数不超过 MaxIter 次。
在每次循环中,首先生成一个随机数 n,n 的取值范围为 [0, 1)。
如果 n 小于 0.5,表示以一定的概率在空间中随机生成一个点,这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在区间 [0,x_l] 和 [0,y_l] 中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即 Prand = [unifrnd(0,x_l),unifrnd(0,y_l)]。
如果 n 大于等于 0.5,表示以一定的概率直接将 Prand 赋值为目标点 goal,即 Prand = goal。
这样,每次循环中都会生成一个随机点 Prand,作为下一步 RRT 算法中的目标点,用于寻找从根节点到目标点的路径。
n = rand(); if n < 0.5 Prand = [unifrnd(0,a),unifrnd(0,b)]; else Prand = goal; end
这段代码看起来像是在实现一个基本的随机采样算法。其中 `rand()` 函数是生成一个在 [0,1) 范围内的随机数。如果这个随机数小于 0.5,那么就将 `Prand` 设置为在区间 [0,a] 和 [0,b] 中随机生成的一个点。如果随机数大于等于 0.5,那么就将 `Prand` 设置为目标点 `goal`。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样效率,但是也可能会导致采样结果的偏差。如果您有更具体的问题或需求,请告诉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