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排序树的常见操作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1)二叉排序树的创建 2)二叉排序树中增加和删除关键字 3)判别是否是二叉排序树 (4)二叉排序树的最大值和第k大的值
时间: 2023-12-27 13:25:19 浏览: 169
以下是二叉排序树的常见操作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1. 二叉排序树的创建:
- 创建一个空的二叉排序树。
- 依次将关键字插入到二叉排序树中,插入时需要保持二叉排序树的性质:左子树的关键字小于根节点的关键字,右子树的关键字大于根节点的关键字。
2. 二叉排序树中增加和删除关键字:
- 增加关键字:将关键字插入到二叉排序树中,插入时需要保持二叉排序树的性质。
- 删除关键字:首先在二叉排序树中查找要删除的关键字,如果找到了,则有以下几种情况:
- 如果要删除的节点是叶子节点,直接删除即可。
- 如果要删除的节点只有一个子节点,将子节点替换到要删除的节点的位置。
- 如果要删除的节点有两个子节点,可以选择用其前驱或后继节点替换,然后再删除前驱或后继节点。
3. 判别是否是二叉排序树:
- 对于一个二叉树,如果它满足以下条件,则可以判别为二叉排序树:
- 左子树的所有节点的关键字小于根节点的关键字。
- 右子树的所有节点的关键字大于根节点的关键字。
- 左子树和右子树也都是二叉排序树。
4. 二叉排序树的最大值和第k大的值:
- 最大值:二叉排序树的最大值即为最右边的叶子节点或者最右边的子树的根节点。
- 第k大的值:可以通过中序遍历二叉排序树得到一个递增的有序序列,然后取第k个元素即为第k大的值。
相关问题
二叉排序树的常见操作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15分)。 (1)二叉排序树的创建 (2)二叉排序树中增加和删除关键字 (3)判别是否是二叉排序树 (4)二叉排序树的最大值和第k大的值
二叉排序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它的左子树中所有节点的值都小于根节点的值,右子树中所有节点的值都大于根节点的值。以下是二叉排序树的常见操作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1)二叉排序树的创建
二叉排序树的创建可以通过递归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1. 如果根节点为空,则将新节点作为根节点插入;
2. 如果新节点的值小于根节点的值,则递归地将新节点插入到左子树中;
3. 如果新节点的值大于根节点的值,则递归地将新节点插入到右子树中。
(2)二叉排序树中增加和删除关键字
二叉排序树中增加关键字的操作与创建操作类似,具体步骤如下:
1. 如果根节点为空,则将新节点作为根节点插入;
2. 如果新节点的值小于根节点的值,则递归地将新节点插入到左子树中;
3. 如果新节点的值大于根节点的值,则递归地将新节点插入到右子树中;
4. 如果新节点的值等于根节点的值,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二叉排序树中删除关键字的操作比较复杂,需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进行处理:
1. 被删除节点没有子节点,直接删除即可;
2. 被删除节点只有一个子节点,将子节点替换被删除节点的位置即可;
3. 被删除节点有两个子节点,需要找到被删除节点的中序遍历后继节点,将其值赋给被删除节点,然后删除中序遍历后继节点。
(3)判别是否是二叉排序树
判别一棵二叉树是否是二叉排序树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1. 对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将遍历结果存储在一个数组中;
2. 判断数组是否是升序排列,如果是,则该二叉树是二叉排序树,否则不是。
(4)二叉排序树的最大值和第k大的值
二叉排序树的最大值即为其右子树中的最大值,可以通过递归实现。二叉排序树的第k大的值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1. 对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将遍历结果存储在一个数组中;
2. 返回数组中倒数第k个元素即可。
用python创建名为shixun3_4.py.py的文件,在其中编写一个二叉排序树的类,该类必须包含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操作,同时实现二叉排序树的查找算法。请通过以下步骤测试动态查找表的实现是否正确。 ⑴初始化一个二叉排序树BSTree。 ⑵使用关键字为(4,9,5,11,25,3,12,17,1,32,20,15)的序列创建一棵二叉排序树。 ⑶中序遍历BSTree并输出。 ⑷查找关键字为17的结点。 ⑸查找关键字为38的结点。
好的,以下是一个 Python 实现的二叉搜索树类,以及按照您的要求进行的测试代码:
```python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key):
self.left = None
self.right = None
self.val = key
class BSTree:
def __init__(self):
self.root = None
# 插入节点
def insert(self, key):
if self.root is None:
self.root = Node(key)
else:
self._insert(key, self.root)
def _insert(self, key, node):
if key < node.val:
if node.left is None:
node.left = Node(key)
else:
self._insert(key, node.left)
elif key > node.val:
if node.right is None:
node.right = Node(key)
else:
self._insert(key, node.right)
else:
return
# 中序遍历
def inorder_traversal(self):
if self.root is None:
return []
else:
return self._inorder_traversal(self.root)
def _inorder_traversal(self, node):
res = []
if node:
res = self._inorder_traversal(node.left)
res.append(node.val)
res = res + self._inorder_traversal(node.right)
return res
# 查找节点
def search(self, key):
if self.root is None:
return None
else:
return self._search(key, self.root)
def _search(self, key, node):
if node is None or node.val == key:
return node
elif key < node.val:
return self._search(key, node.left)
else:
return self._search(key, node.right)
# 测试代码
bst = BSTree()
keys = [4, 9, 5, 11, 25, 3, 12, 17, 1, 32, 20, 15]
for key in keys:
bst.insert(key)
print(bst.inorder_traversal())
print(bst.search(17))
print(bst.search(38))
```
以上代码会输出以下内容:
```
[1, 3, 4, 5, 9, 11, 12, 15, 17, 20, 25, 32]
<__main__.Node object at 0x7fe7f8d5b040>
None
```
其中,`[1, 3, 4, 5, 9, 11, 12, 15, 17, 20, 25, 32]` 是中序遍历的结果,`<__main__.Node object at 0x7fe7f8d5b040>` 是关键字为 17 的结点,`None` 是关键字为 38 的结点(不存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