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这段代码,def sse_k(): K = range(1, 10) sse_result = [] for k in K: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k) kmeans.fit(iris.data) sse_result.append(sum(np.min(cdist(iris.data, kmeans.cluster_centers_, 'euclidean'), axis=1)) / iris.data.shape[0]) plt.plot(K, sse_result, 'gx-') plt.xlabel('k') plt.ylabel(u'平均畸变程度') plt.title(u'肘部法则确定最佳的K值') plt.show()
时间: 2024-04-01 14:30:47 浏览: 147
这段代码实现了 K-Means 算法中的“肘部法则”来确定最佳的 K 值。K-Means 算法是一种聚类算法,将数据分为 K 个类别,目的是让同一类别内的数据尽量相似,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尽量不同。肘部法则是一种经验法则,通过计算不同 K 值的误差平方和(SSE)来选择最佳的 K 值。具体解释如下:
- 首先定义了一个函数 sse_k(),其中 K 是一个整数范围,用于指定 K-Means 算法中的 K 值。
- sse_result 是一个空列表,用于存储不同 K 值下的 SSE。
- 然后使用 for 循环遍历每个 K 值,对于每个 K 值,使用 KMeans 类来创建一个 K-Means 模型,然后使用 fit() 方法拟合数据。
- 接着使用 cdist() 函数计算每个数据点到其对应的聚类中心的距离,然后使用 np.min() 函数取每个数据点到所有聚类中心的最小值,最后使用 sum() 函数求和,并除以数据集的大小,得到 SSE。
- 将 SSE 添加到 sse_result 列表中。
- 最后使用 Matplotlib 库的 plot() 函数绘制 K 值与 SSE 的曲线图,并添加 x 轴、y 轴和标题标签,然后使用 show() 函数显示图形。用肉眼观察曲线图,找到“肘部”,即 SSE 急剧下降的拐点,该拐点对应的 K 值即为最佳的 K 值。
相关问题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MiniBatchKMeans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 import preprocessing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pylab import mpl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core from scipy.spatial.distance import cdist # 设置显示中文字体 mpl.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 设置正常显示符号 mpl.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np.random.seed(5)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min_max_scaler = preprocessing.MinMaxScaler() X_minmax = min_max_scaler.fit_transform(X) batch_size = 15 num_cluster = 3 clf = MiniBatchKMeans(n_clusters=num_cluster, batch_size=batch_size, init='random') clf.fit(X_minmax) centers = clf.cluster_centers_ pre_clu = clf.labels_ vmarker = {0: '^', 1: 's', 2: 'D', } mValue = [vmarker[i] for i in pre_clu] for _marker, _x, _y in zip(mValue, X_minmax[:, 1], X_minmax[:, 2]): plt.scatter(_x, _y, marker=_marker,c='grey') plt.scatter(centers[:, 1], centers[:, 2], marker='*',s=200,c='black') plt.show() #手肘法则最佳k值 def sse_k(): K = range(1, 10) sse_result = [] for k in K: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k) kmeans.fit(iris.data) sse_result.append(sum(np.min(cdist(iris.data, kmeans.cluster_centers_, 'euclidean'), axis=1)) / iris.data.shape[0]) plt.plot(K, sse_result, 'gx-') plt.xlabel('k') plt.ylabel(u'平均畸变程度') plt.title(u'肘部法则确定最佳的K值') plt.show() # 轮廓系统法最佳k值 def sc_k(): K = range(2, 10) score = [] for k in K: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k) kmeans.fit(iris.data) score.append(silhouette_score(iris.data, kmeans.labels_, metric='euclidean')) plt.plot(K, score, 'r*-') plt.xlabel('k') plt.ylabel(u'轮廓系数') plt.title(u'轮廓系数确定最佳的K值') plt.show() sse_k() sc_k()
这段代码实现了对 iris 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的功能。具体来说,它使用了 MiniBatchKMeans 算法对 iris 数据进行聚类,并使用了肘部法则和轮廓系数法来确定最佳的聚类数量 k。
首先,代码将 iris 数据集导入,然后进行了归一化处理。接着,使用 MiniBatchKMeans 算法对归一化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聚类中心和每个数据点所属的聚类类别。最后,使用 matplotlib 绘制聚类散点图,其中每个数据点的颜色、形状表示它所属的聚类类别,聚类中心用星号标出。
在绘制完聚类散点图之后,代码使用肘部法则和轮廓系数法来确定最佳的聚类数量 k。具体来说,肘部法则使用 SSE(Sum of Squared Error)来度量聚类的有效性,它的基本思想是随着聚类数量 k 的增加,SSE 会逐渐减小,但当 k 增加到一定程度时,SSE 的下降速度会明显放缓,这个拐点就是肘部,对应的 k 值就是最佳的聚类数量。轮廓系数法则使用轮廓系数来度量聚类的有效性,它的基本思想是聚类效果越好,同一聚类类别内部的数据点越紧密,不同聚类类别之间的数据点越分散,因此轮廓系数的取值范围在 [-1, 1] 之间,越接近 1 表示聚类效果越好,对应的 k 值就是最佳的聚类数量。肘部法则和轮廓系数法都是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
总之,这段代码实现了对 iris 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的功能,并使用了肘部法则和轮廓系数法来确定最佳的聚类数量 k。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ime import scipy.signal # 定义一维卷积操作 def one_dimensional_convolution(data, kernel): return np.convolve(data, kernel, mode='same') # 生成预定义的卷积数据和卷积核 data = np.random.rand(1000000) kernel = np.random.rand(100) # 使用MMX/SSE/AVX指令集进行卷积计算 def vectorized_convolution(data, kernel): result = np.zeros_like(data) kernel_len = len(kernel) data_len = len(data) for i in range(data_len - kernel_len + 1): result[i:i+kernel_len] += data[i:i+kernel_len] * kernel return result # 使用FFT完成卷积计算 def fft_convolution(data, kernel): fft_size = 2 ** int(np.ceil(np.log2(len(data) + len(kernel) - 1))) data_fft = np.fft.fft(data, fft_size) kernel_fft = np.fft.fft(kernel, fft_size) result = np.fft.ifft(data_fft * kernel_fft)[:len(data)+len(kernel)-1] return np.real(result) # 进行性能比较 start_time = time.time() direct_result = one_dimensional_convolution(data, kernel) direct_time = time.time() - start_time start_time = time.time() vectorized_result = vectorized_convolution(data, kernel) vectorized_time = time.time() - start_time start_time = time.time() fft_result = fft_convolution(data, kernel) fft_time = time.time() - start_time # 比较结果给出每段代码的作用
这段代码实现了三种不同的一维卷积计算方式,并对它们进行了性能比较。具体来说:
- `one_dimensional_convolution` 函数实现了最基本的一维卷积操作,即对输入的数据和卷积核进行卷积计算,返回卷积结果。其中 `np.convolve` 函数用于实现卷积计算。该函数的参数 `mode='same'` 表示输出与输入数据的长度相同。
- `vectorized_convolution` 函数实现了使用 MMX/SSE/AVX 指令集进行卷积计算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循环遍历输入数据,逐个计算每个位置的卷积结果,最终返回卷积结果。由于使用了向量化操作,因此可以提高计算效率。
- `fft_convolution` 函数实现了使用 FFT 完成卷积计算的方法。该方法先将输入数据和卷积核分别进行 FFT 变换,然后将它们的乘积进行反变换,最终得到卷积结果。由于 FFT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log n),因此在输入数据长度较大时,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在性能比较部分,分别对三种方法进行了计时,并输出了计算结果和计算时间。通过比较三种方法的计算时间,可以得出它们的计算效率顺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