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QC-LDPC码设计与高效编译码算法实现

需积分: 21 1 下载量 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788KB PDF 举报
"一种有效的QC-LDPC码设计及编译码仿真实现 (2011年),作者刘丽、王中训,发表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2卷增刊1,探讨了一种新的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码的设计方法和编解码策略。 本文针对高数据传输需求,提出了一种创新的QC-LDPC码构造方式,其校验矩阵的校验部分呈现出近似的下三角结构。这种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上对角线下方的非零元素可以自由配置,形成了一种半确定的编码结构。这种设计方法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同时保证了码的优良性能。 作者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编解码算法,优化了编码效率。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新结构的QC-LDPC码相比于传统的双对角线结构的QC-LDPC码,能显著降低误码率。此外,应用快速编码算法和基于OffsetBP的译码算法,不仅提高了编解码速度,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其性能接近甚至超过了传统算法,展现出更高的可靠性。 关键词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QC-LDPC码,近似下三角结构,快速编码算法以及OffsetBP-based译码算法。该研究对于通信系统中的错误纠正和信息传输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属于通信理论与信息处理领域的前沿研究。 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该文被归类在TN911.22,即通信系统。文献标志码A表示这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文章的唯一标识符为1672−7207(2011)S1−1068−05,可供后续引用和检索。" 这篇研究工作对于理解并优化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错误控制编码技术,尤其是QC-LDPC码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改进的编码结构和高效的解码算法,有助于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对于高速通信网络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