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数据结构课程主要是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所出现的计算机操
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的学科。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软
件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一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计算机程序设计、
数据库、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及人工智能等的重要基础,广泛的应用于信息
学、系统工程等各种领域。
学习数据结构是为了将实际问题中所涉及的对象在计算机中表示出来并
对它们进行处理。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
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
能力;
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
本方法和技能;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
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二、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程序,求解一元多项加法,减法和乘法。输入两个一元多项式,
如:A(x)=15+6x+9x
7
+3x
18
, B(x)=4x+5x
6
+16x
7
,求 A+B,A-B
,A*B。
三、数据结构描述
1.建立链表存放 A、B 项(coef 为系数变量、index 为指数变量)
coef expn next
coef 域--存放结点的系数值
index 域--存放结点的指数值
next 域--存放结点的直接后继的地址(位置)的指针域(链域)
定义多项式的结构为线性链表的存储结构,每个结点包含三个元素:系
数
coef,指数 expn 和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next。通过指针,我们就可以
把多个 单项式连接起来,形式一个多项式,需要说明的是从广义的角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