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实验:判断括号匹配并实现链表操作

需积分: 18 12 下载量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12 2 收藏 40KB DOC 举报
在《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一中,学生陈萍霞针对信管系信管092班的实验任务,主要探讨了线性表的两种基本操作实现。首先,实验目的是深入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特性和基本操作,包括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插入、删除和查找等。实验内容涉及三个关键部分: 1. **顺序表的就地逆置**: `reverse` 函数通过双指针法对顺序表进行逆置操作,通过 `for` 循环交换首尾元素直到找到中间位置,实现了就地逆置,即不额外分配存储空间。 2. **求元素递增排列的线性表A和B的交集**: `SqList_Intersect` 函数利用两个指针 `i` 和 `j` 分别遍历线性表A和B,当遇到相等元素时,将其添加到交集链表C中,并分别移动指针。这个过程确保了交集链表中的元素按照递增顺序排列。 3. **链表A和B的合并**: `merge` 函数是将两个链表A和B合并成一个新的链表C,其中A和B的元素交替插入,实现了链表的间隔排列。这里使用了两个指针 `p` 和 `q` 分别遍历A和B,同时更新指针以保持交替插入。 在程序设计方面,报告涉及了以下几点: - **数据结构的选择**:实验涉及到了集合结构、线性结构(顺序表和链表)、树状结构以及图状结构,强调了数据结构在算法设计中的重要性。 - **函数设计**:报告中包含了函数声明(如 `void reverse(SqList&A)`),函数定义(实现具体操作),以及主函数(用于整合和执行这些函数)。 - **输入/输出设计**: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但可以推测在实际编程中,用户或程序可能需要提供输入数据来创建和操作线性表,最终可能显示输出结果,如逆置后的顺序表、交集链表的内容,或者合并后的链表结构。 - **符号名说明**:报告中用到了如 `SqList`, `elem`, `A`, `B`, `C`, `i`, `j`, `k`, `p`, `q`, `s`, `t` 等符号,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据结构元素、指针和变量。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包括理解逻辑结构的细节、正确处理边界条件、优化算法效率等。解决这些问题通常需要通过仔细阅读算法描述、调试代码以及不断实践来提升编程技能。实验总结部分应反思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优化循环条件、如何避免内存泄漏等,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