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菲波那契数列 分数 15 全屏浏览题目 切换布局 作者 黄正鹏 单位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菲波那契数列是指这样的数列: 数列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数都为1,接下来每个数都等于前面2个数之和。 给出一个正整数a,要求菲波那契数列中第a个数是多少。 输入格式: 第1行是测试数据的组数n,后面跟着n行输入。每组测试数据占1行,包括一个正整数a(1 <= a <= 20) 输出格式: 输出有n行,每行输出对应一个输入。输出应是一个正整数,为菲波那契数列中第a个数的大小 输入样例: 4 5 2 19 1 输出样例: 在这里给出相应的输出。例如: 5 1 4181 1
时间: 2024-02-25 08:54:39 浏览: 478
以下是 C 语言代码实现:
```c
#include <stdio.h>
// 求 Fibonacci 数列的第 n 个数
int fibonacci(int n) {
if (n == 1 || n == 2) {
return 1;
}
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
}
int main() {
int n;
scanf("%d", &n);
while (n--) {
int a;
scanf("%d", &a);
printf("%d\n", fibonacci(a));
}
return 0;
}
```
解释一下:首先输入一个整数 n,表示测试数据的组数。在 while 循环中,每输入一组测试数据,就调用 fibonacci() 函数来求出菲波那切数列中第 a 个数。fibonacci() 函数使用了递归的思想来求解,如果 n 为 1 或 2,则直接返回 1,否则返回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
相关问题
for 1071:菲波那契数 【题目描述1071:菲波那契数 【题目描述】 菲波那契数列是指
在数学中,菲波那契数列由以下规律定义:第一个和第二个数为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即F(1) = 1,F(2) = 1,F(n) = F(n-1) + F(n-2)(n>2)。菲波那契数列的前几个数字依次为1, 1, 2, 3, 5, 8, 13, 21, 34, 55, ...。
菲波那契数列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其他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应用是在金融领域中的斐波那契回撤线,用于研究股票价格的趋势和支撑位。此外,在植物学和生物学中,菲波那契数列也有很多应用,例如树枝和花瓣的排列方式。
在计算菲波那契数列时,可以使用递归方法或循环方法。递归方法是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直到达到基本情况(前两个数)。循环方法是通过循环迭代计算,从第三个数开始依次计算每个数。
以下是一个使用递归方法计算菲波那契数列的示例代码:
```
def fibonacci(n):
if n <= 0:
return None
elif n == 1 or n == 2:
return 1
else:
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
n = 10
result = fibonacci(n)
print("第", n, "个菲波那契数是:", result)
```
以上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fibonacci`的函数,接受一个参数n表示要计算的菲波那契数的位置。然后,在函数体内使用递归方法计算菲波那契数列。最后,我们通过调用`fibonacci`函数并传入参数10来计算第10个菲波那契数,并将结果打印输出。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轻松地计算出任意位置的菲波那契数。
编程要求:菲波那契数列是指这样的数列: 数列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数都为1,接下来每个数都等于前面2个数之和。给出一个正整数k,要求菲波那契数列中第k个数是多少。 输入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k。(1 <= k <= 46) 包含一个正整数,表示菲波那契数列中第k个数的大小
菲波那契数列是指这样的数列: 数列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数都为1,接下来每个数都等于前面2个数之和。给出一个正整数k,要求菲波那契数列中第k个数是多少。
答案:菲波那契数列中第k个数为<<F(k)>>。
其中,F(k)表示第k个菲波那契数,它可以通过递归或循环的方式计算得到。递归方式如下:
1. 当k=1或k=2时,F(k) = 1;
2. 当k>2时,F(k) = F(k-1) + F(k-2)。
循环方式如下:
1. 初始化F(1) = F(2) = 1;
2. 从i=3开始循环,每次计算F(i) = F(i-1) + F(i-2);
3. 当i=k时,F(k)即为所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