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2.contourf(lon1, lat1, t_1, [np.nanmin(abs(t_1)), t0, np.nanmax(abs(t_1))], # 画打点图,打点区域为通过t检验的区域 hatches=['..',None], colors="none", transform=ccrs.PlateCarree())
时间: 2023-11-22 18:04:16 浏览: 77
这段代码是用来画等高线填充图的,其中包含以下参数:
- `lon1`和`lat1`是数据点的经纬度坐标;
- `t_1`是数据点的值;
- `[np.nanmin(abs(t_1)), t0, np.nanmax(abs(t_1))]`是一个列表,用来指定填充区域的颜色范围,其中`t0`是一个特定的值,表示填充区域的中间值;
- `hatches=['..',None]`表示填充区域的样式,这里用了两种不同的样式,一个是点点的样式,另一个是没有样式;
- `colors="none"`表示填充区域不需要填充颜色,只需要用指定的样式填充即可;
- `transform=ccrs.PlateCarree()`表示数据点的坐标系是经纬度坐标系。
希望能够帮到你!
相关问题
rp1_masked = np.ma.masked_outside(rp1, -30, 30) # 画图 h = ax.contourf(lon, lat, rp1_masked, cmap='RdYlGn', transform=ccrs.PlateCarree())什么意思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将`rp1`数组中不在-30到30之间的值剔除,并将剔除后的结果保存在`rp1_masked`中。然后使用`ax.contourf()`函数画出经纬度网格为`lon,lat`,填充值为`rp1_masked`的等值线图,使用的颜色映射为`RdYlGn`,投影方式为`ccrs.PlateCarree()`。
具体来说,`np.ma.masked_outside()`函数的作用是创建一个掩码数组,将不在指定范围内的值设为掩码,只保留在指定范围内的值。在这里,我们将不在-30到30之间的值设为掩码,这些掩码的位置在`rp1_masked`数组中的值为`--`,表示这些值在画图时会被忽略。
然后,我们使用`ax.contourf()`函数画出等值线图,其中填充值为`rp1_masked`,被掩码的值不会被填充,也不会在图中显示出来。这样就实现了只画出-30到30之间的`rp1`值的效果。
c1b = ax3.contourf(lon,lat,abs(t23),[2.03,np.max(t23)], zorder=99,hatches=['.'],colors='none', transform=ccrs.PlateCarree())
这是一个使用matplotlib库绘制等值线图的代码。其中`ax3`是一个坐标轴对象,`lon`和`lat`是数据的经纬度,`t23`是数据的值。函数`contourf()`用于绘制等值线图,它的第一个参数是经度和纬度的数据,第二个参数是数据的值,第三个参数是等值线的数值范围(在这里是2.03到t23的最大值),`zorder`是图层顺序,`hatches`是填充样式,`colors`是等值线的颜色,`transform`指定了投影方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