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BF简单的模式匹配算法,并利用程序判断模式串t"abc”是否与目标串s“aaadeabcdf”模式匹配,如果匹配的话,返回模式串在主串的位置,如果不匹配的话,返回-1
时间: 2024-10-14 16:14:52 浏览: 37
在Brainfuck(BF)这种极简的编程语言中,编写模式匹配算法需要非常巧妙地使用控制流和数据移动。BF主要用于教学和演示编程思想,而不是日常高效的开发工具。下面是一个简单的BF版本的模式匹配算法示例,用于检测字符串 "abc" 是否在字符串 "aaadeabcdf" 中:
```brainfuck
+[[->+>+<<]>[-<+>]>[.<.>-]<<]
```
这个BF程序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1. 初始化两个指针,`i` 指向模式串 "abc" 的起始位置,`j` 指向目标串 "aaadeabcdf" 的起始位置。
2. `+[[->+>+<<]]`: 使用相对增指针 `+` 和转向操作符 `>` 来复制模式串到内存栈上,准备比较。
3. `[.-.<.>-]`: 进行逐字符比较,当遇到 'a' 时,`.` 访问当前字符并检查是否相等, `-` 跳过,如果模式串和目标串不符则移动左指针 `i`。
4. `<<`: 当找到匹配时,将左指针 `i` 向前移动一位(因为已经比较了一个字符)。
5. 如果整个过程结束后,`i` 指向了 'f',说明找到了匹配,此时 `j` 就是指向模式串在目标串中的位置。
注意:由于BF语言没有内置的字符串搜索函数,这只是一个简化版本,实际运行起来会很复杂,且BF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在现代编程语言中,如Python或C++,模式匹配通常使用更高效的数据结构和内置函数来完成。
如果你想在BF环境中运行这段代码,你需要一个支持BF的解释器,然后手动输入或者转换成可执行的指令。不过,对于非专家来说,这可能是相当困难的。
相关问题
在 xoy 平面存在一个点目标 T,其坐标(xT, yT)未知,yT >0。现在 A 点(0 m, 0 m)发 射一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沿路径 1 直线传播到达点目标 T,经目标 T 散射后分别沿路径 2 和 路径 3 直线传播至 B 点(0.18 m, 0 m)和 C 点(0.25 m, 0 m),假设脉冲信号在传播过程波形保持 不变,传播速度为 1000 m/s。A、B 和 C 三点处脉冲信号的波形如图 2 所示,波形数据见 tABC.txt (包含 4 列,第 1 列为时间(单位 s)数据,第 2 列为 A 点发射的脉冲信号幅度数据,第 3 列 和 4 列分别为 B 点和 C 点接收的脉冲信号幅度数据),求目标 T 的坐标为多少,结合《信号与系统》相关内容采用 MATLAB 的 M 文件进行编程(尽量包含一个自定义函数),并对 程序代码作注释说明。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雷达测距原理以及信号传播的基本知识。雷达测距原理是通过发送一个脉冲信号,然后接收目标散射回来的信号,通过计算脉冲信号的往返时间来确定目标距离。在本问题中,我们已经得到了脉冲信号在 A、B、C 三个位置的波形数据,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差来确定目标距离。
根据题目描述,脉冲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波形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将波形归一化,然后通过求取三个位置的波形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来确定时间差。具体地,我们可以先将 B、C 两个位置的波形数据进行互相关运算,得到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然后再将 A、B 位置的波形数据进行互相关运算,同样得到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通过比较这两个相关系数的峰值位置,即可确定目标距离。
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传播路径的具体方程,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二分法来确定目标位置。具体地,我们可以假设目标位置的 x 坐标,然后根据传播距离和时间差的关系,计算出目标位置的 y 坐标,然后将计算出的 y 坐标与 C 点处的波形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目标位置的 x 坐标是否正确。如果 x 坐标不正确,则可以通过二分法缩小 x 坐标的搜索范围,直到找到正确的 x 坐标。
下面是 MATLAB 的 M 文件代码,其中包含了一个名为 `find_target_position` 的自定义函数,用于确定目标位置的 x 坐标。
```matlab
% 读入波形数据
data = load('tABC.txt');
time = data(:, 1);
signalA = data(:, 2);
signalB = data(:, 3);
signalC = data(:, 4);
% 归一化波形
signalA = signalA / max(signalA);
signalB = signalB / max(signalB);
signalC = signalC / max(signalC);
% 计算时间差
correlationBC = ifft(fft(signalB) .* conj(fft(signalC)));
[~, idxBC] = max(abs(correlationBC));
delayBC = time(idxBC);
correlationAB = ifft(fft(signalA) .* conj(fft(signalB)));
[~, idxAB] = max(abs(correlationAB));
delayAB = time(idxAB);
delay = delayBC - delayAB;
% 二分法确定目标位置的 x 坐标
xT_min = 0;
xT_max = 0.25;
tolerance = 1e-6;
while xT_max - xT_min > tolerance
xT_mid = (xT_min + xT_max) / 2;
distanceBT = sqrt(xT_mid^2 + 0.18^2);
distanceCT = sqrt(xT_mid^2 + 0.25^2);
delayBT = distanceBT / 1000;
delayCT = distanceCT / 1000;
idxBT = find(abs(time - delayBT) == min(abs(time - delayBT)));
idxCT = find(abs(time - delayCT) == min(abs(time - delayCT)));
signalT = ifft(conj(fft(signalB)) .* fft(signalC) ./ fft(signalA));
if signalT(idxCB) > signalC(idxCB) && signalT(idxCT) > signalC(idxCT)
xT_min = xT_mid;
else
xT_max = xT_mid;
end
end
xT = (xT_min + xT_max) / 2;
yT = sqrt((delay * 1000 / 2)^2 - xT^2);
fprintf('目标位置为 (%f, %f)\n', xT, yT);
function xT = find_target_position(signalA, signalB, signalC, time)
% 归一化波形
signalA = signalA / max(signalA);
signalB = signalB / max(signalB);
signalC = signalC / max(signalC);
% 计算时间差
correlationBC = ifft(fft(signalB) .* conj(fft(signalC)));
[~, idxBC] = max(abs(correlationBC));
delayBC = time(idxBC);
correlationAB = ifft(fft(signalA) .* conj(fft(signalB)));
[~, idxAB] = max(abs(correlationAB));
delayAB = time(idxAB);
delay = delayBC - delayAB;
% 二分法确定目标位置的 x 坐标
xT_min = 0;
xT_max = 0.25;
tolerance = 1e-6;
while xT_max - xT_min > tolerance
xT_mid = (xT_min + xT_max) / 2;
distanceBT = sqrt(xT_mid^2 + 0.18^2);
distanceCT = sqrt(xT_mid^2 + 0.25^2);
delayBT = distanceBT / 1000;
delayCT = distanceCT / 1000;
idxBT = find(abs(time - delayBT) == min(abs(time - delayBT)));
idxCT = find(abs(time - delayCT) == min(abs(time - delayCT)));
signalT = ifft(conj(fft(signalB)) .* fft(signalC) ./ fft(signalA));
if signalT(idxCB) > signalC(idxCB) && signalT(idxCT) > signalC(idxCT)
xT_min = xT_mid;
else
xT_max = xT_mid;
end
end
xT = (xT_min + xT_max) / 2;
end
```
matlab程序设计在 xoy 平面存在一个点目标 T,其坐标(xT, yT)未知,yT >0。现在 A 点(0 m, 0 m)发 射一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沿路径 1 直线传播到达点目标 T,经目标 T 散射后分别沿路径 2 和 路径 3 直线传播至 B 点(0.18 m, 0 m)和 C 点(0.25 m, 0 m),假设脉冲信号在传播过程波形保持 不变,传播速度为 1000 m/s。A、B 和 C 三点处脉冲信号的波形如图 2 所示,波形数据见 tABC.txt (包含 4 列,第 1 列为时间(单位 s)数据,第 2 列为 A 点发射的脉冲信号幅度数据,第 3 列 和 4 列分别为 B 点和 C 点接收的脉冲信号幅度数据),求目标 T 的坐标为多少?
以下是求解目标T坐标的MATLAB代码:
```matlab
% 读取数据
data = load('tABC.txt');
t1 = data(:, 1); % 时刻数据
s1 = data(:, 2); % A点发射的脉冲信号幅度数据
s2 = data(:, 3); % B点接收的脉冲信号幅度数据
s3 = data(:, 4); % C点接收的脉冲信号幅度数据
% 计算路径1、2、3的传播时间
v = 1000; % 信号传播速度
t1 = t1 - t1(1); % 时刻从0开始计算
t2 = t1 + (0.18 / v); % B点接收时间
t3 = t1 + (0.25 / v); % C点接收时间
% 求解路径1、2、3的交点坐标
theta = atan(s1(2) / (0.18 - 0)); % 路径1的斜率
x1 = s1(2) / (v * sin(theta)); % 路径1和路径2的交点横坐标
y1 = s2(find(t1 >= t2, 1)) / (2 * v * sin(theta)); % 路径1和路径2的交点纵坐标
x2 = s1(2) / (v * sin(theta)); % 路径1和路径3的交点横坐标
y2 = sqrt(s3(find(t1 >= t3, 1))) / (2 * v * sin(theta)); % 路径1和路径3的交点纵坐标
% 求解目标T的坐标
syms xT yT;
eq1 = (x1 - xT)^2 + (y1 - yT)^2 == v^2 * t1(2)^2;
eq2 = (x2 - xT)^2 + (y2 + yT)^2 == v^2 * t1(2)^2;
[xT, yT] = solve(eq1, eq2, 'Real', true);
% 输出结果
disp(['目标T的坐标为(', num2str(xT), ', ', num2str(yT), ')']);
```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代码中假设了路径1的斜率为已知量,因此只适用于该例中给出的波形数据。如果波形数据改变,需要重新计算路径1的斜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