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_modes=(1 2 3 4 5) nb_epoch=5 for ((i=0; i <${#emb_modes[@]}; ++i)) do python train.py --data.malicious_data IntegratedData/malicious_train.txt --data.benign_data IntegratedData/benign_train.txt \ --model.emb_mode ${emb_modes[$i]} --train.nb_epochs ${nb_epoch} --train.batch_size 1048 \ --log.output_dir Model/runs/emb${emb_modes[$i]}_32dim_minwf1_1conv3456_${nb_epoch}ep/ done
时间: 2023-06-26 09:04:27 浏览: 115
这是一个 Bash 脚本,用于执行多次训练 ChitGPT 模型的操作。其中 `emb_modes` 是一个数组,包含了 5 个整数,代表了不同的词向量嵌入方式;`nb_epoch` 是每个模型训练的 epoch 数量。
在循环中,首先使用 `${#emb_modes[@]}` 获取数组的长度,然后使用 `((i=0; i <${#emb_modes[@]}; ++i))` 定义循环条件,依次使用不同的词向量嵌入方式训练模型,并将模型的日志输出到不同的目录中。其中 `--data.malicious_data` 和 `--data.benign_data` 分别指定了恶意和良性数据的文件路径,`--model.emb_mode` 指定了词向量嵌入方式,`--train.nb_epochs` 指定了 epoch 数量,`--train.batch_size` 指定了每个 batch 的大小,`--log.output_dir` 指定了日志输出目录。
相关问题
解释class GraphMLPEncoder(FairseqEncoder): def __init__(self, args): super().__init__(dictionary=None) self.max_nodes = args.max_nodes self.emb_dim = args.encoder_embed_dim self.num_layer = args.encoder_layers self.num_classes = args.num_classes self.atom_encoder = GraphNodeFeature( num_heads=1, num_atoms=512*9, num_in_degree=512, num_out_degree=512, hidden_dim=self.emb_dim, n_layers=self.num_layer, ) self.linear = torch.nn.ModuleList() self.batch_norms = torch.nn.ModuleList() for layer in range(self.num_layer): self.linear.append(torch.nn.Linear(self.emb_dim, self.emb_dim)) self.batch_norms.append(torch.nn.BatchNorm1d(self.emb_dim)) self.graph_pred_linear = torch.nn.Linear(self.emb_dim, self.num_classes)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GraphMLPEncoder的类,该类继承自FairseqEncoder类。在初始化方法中,它首先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并将dictionary参数设为None。然后,它从args参数中获取一些配置信息,如最大节点数(max_nodes)、嵌入维度(emb_dim)、编码器层数(num_layer)和类别数(num_classes)。
接下来,它创建了一个名为atom_encoder的GraphNodeFeature对象,该对象用于对图节点特征进行编码。它具有一些参数,如头数(num_heads)、原子数(num_atoms)、入度数(num_in_degree)、出度数(num_out_degree)、隐藏维度(hidden_dim)和层数(n_layers)。
然后,它创建了两个列表:linear和batch_norms。这些列表用于存储线性层和批归一化层的实例。它通过循环来创建多个线性层和批归一化层,并将它们添加到相应的列表中。
最后,它创建了一个线性层graph_pred_linear,该层将嵌入维度映射到类别数。这个线性层用于图预测任务中的分类操作。
def CNN_net(data, dict_dim, class_dim=14, emb_dim=128, hid_dim=128, hid_dim2=98): emb = fluid.layers.embedding(input=data, size=[dict_dim,emb_dim]) conv_3 = fluid.nets.sequence_conv_pool( input=emb, num_filters=hid_dim, filter_size = 3, act = "tanh", pool_type = "sqrt") conv_4 = fluid.nets.sequence_conv_pool( input=emb, num_filters=hid_dim2, filter_size=4, act = "tanh", pool_type="sqrt") output = fluid.layers.fc( input = [conv_3,conv_4], size=class_dim, act="softmax") return output
这段代码是一个简单的CNN网络模型的定义函数。让我来解释一下每个部分的作用:
1. `fluid.layers.embedding`:这是一个嵌入层,用于将输入数据(data)转换为固定维度的向量表示。它将数据映射到一个稠密的低维空间,以便后续的卷积操作。
2. `fluid.nets.sequence_conv_pool`:这是一个序列卷积和池化操作,它将卷积操作和池化操作合并在一起。`conv_3`和`conv_4`分别表示使用不同的卷积核大小(3和4)得到的特征图。
3. `fluid.layers.fc`:这是一个全连接层,将卷积和池化层的输出连接起来,并通过softmax激活函数将其映射到最终的分类结果。
函数的参数解释如下:
- `data`:输入的数据,可以是一个序列或者文本数据。
- `dict_dim`:词典的大小,表示嵌入层的输入维度。
- `class_dim`:分类的类别数,默认为14。
- `emb_dim`:嵌入层的输出维度,默认为128。
- `hid_dim`:第一个卷积层的输出通道数,默认为128。
- `hid_dim2`:第二个卷积层的输出通道数,默认为98。
注意,这段代码是使用百度开源的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编写的。如果你想在其他深度学习框架中使用,可能需要做一些相应的修改和适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