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集合框架深入剖析】:LinkedList源码与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 2024-09-11 12:33:48 阅读量: 49 订阅数: 36
![【Java集合框架深入剖析】:LinkedList源码与性能分析](https://img-blog.csdnimg.cn/20181206213142429.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FxXzM3ODgzOTk1,size_16,color_FFFFFF,t_70)
# 1. Java集合框架概述
在Java编程中,集合框架是构建和管理数据集合的核心基础。集合框架定义了一系列接口和实现类,这些接口和实现类允许程序员以一种非常灵活的方式存储和操作数据。Java集合框架主要分为两大类:Collection和Map。
## Collection接口及其子接口
Collection接口是单列集合的主要根接口,它包括List、Set、Queue等子接口。每个子接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
- **List**:一个有序集合,允许存在重复元素。可以精确控制每个元素的插入位置,主要实现类有ArrayList、LinkedList和Vector。
- **Set**:不允许包含重复元素的集合,主要实现类有HashSet、LinkedHashSet和TreeSet。
- **Queue**:用于在处理前存储元素的集合,主要实现类有LinkedList、PriorityQueue等。
## Map接口及其实现类
Map接口是双列集合的主要接口,它存储的是键值对映射。Map不继承Collection接口,但与之紧密相关。主要实现类包括HashMap、LinkedHashMap、TreeMap、Hashtable等。
- **HashMap**:允许使用null键和null值,基于哈希表的Map接口实现,它存储的内容是无序的。
- **LinkedHashMap**:继承自HashMap,维护了一个插入顺序的双向链表,用于记录插入顺序。
- **TreeMap**:基于红黑树实现的有序Map接口实现。
Java集合框架不仅提供了丰富、灵活的数据结构,还通过不同实现类提供了多种性能优化的可能性。在使用集合框架时,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实现类对程序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LinkedList的数据结构解析、性能分析、源码深度剖析以及高级应用与实践,从而更全面地理解Java集合框架中的这一重要组件。
# 2. LinkedList的数据结构解析
### 2.1 LinkedList的数据结构基础
#### 2.1.1 LinkedList的内部结构
在深入探讨LinkedList之前,了解其内部结构是理解其工作原理的关键。LinkedList的内部结构可以被看作一个双向链表,其中的元素并不是连续存储的,而是通过节点(node)来链接的。每个节点都包含了三个部分:存储数据的元素域,以及两个指向相邻节点的引用,分别称为前驱指针(prev)和后继指针(next)。
这种结构有其明显的优势,例如在链表的中间插入或删除节点时,只需要改变相邻节点之间的链接即可,而不需要移动整个集合中的元素,从而节省了大量不必要的操作。而缺点则是随机访问效率较低,因为需要从头节点开始遍历链表,直到找到目标位置,时间复杂度为O(n)。
#### 2.1.2 LinkedList的操作特点
LinkedList提供了List和Deque两个接口的实现。在List接口中,它允许null元素的存在,并且提供了高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尤其是在列表的两端。但是它不支持快速随机访问,因为这需要从头到尾或从尾到头遍历链表。
在Deque接口中,它不仅提供了List的功能,还实现了栈和队列的操作,允许在两端快速插入和删除元素。这种多功能性使得LinkedList在某些算法设计中非常有用,尤其是在那些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场景。
### 2.2 LinkedList的节点机制
#### 2.2.1 节点的设计和实现
在Java中,LinkedList的节点是通过内部类Node来实现的。每个Node实例都持有一个元素对象以及两个指向下一个和上一个节点的引用。该实现保证了LinkedList在链表操作中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节点的实现代码如下:
```java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
#### 2.2.2 节点间的链接方式
节点之间的链接是通过构造函数和内部方法来实现的。例如,在添加节点时,新节点会与前一个节点的next引用和后一个节点的prev引用相连接。这种链接方式保证了链表的连贯性,并且使得数据结构的修改变得轻量。
### 2.3 LinkedList的并发修改问题
#### 2.3.1 并发修改异常的原因分析
当一个线程正在遍历LinkedList,而另一个线程恰好修改了链表的结构(如添加、删除元素),可能会造成遍历过程中的结构性修改。这种情况下,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这是一个典型的并发修改异常。
#### 2.3.2 解决并发修改异常的策略
要避免这种异常,可以通过使用迭代器提供的方法进行修改操作,这样可以保持对链表的结构性修改状态的同步。或者,可以使用并发包中的并发集合类(如`CopyOnWriteArrayList`)来替代,它内部使用了复制数组的方式来实现线程安全的动态数组。
以上内容仅为第二章部分内容的概览,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LinkedList源码深度剖析,揭示其内部实现的奥秘。
# 3. ```
# 第三章:LinkedList源码深度剖析
## 3.1 LinkedList源码结构概览
### 3.1.1 LinkedList类的继承关系
`LinkedList` 是Java集合框架中 `List` 和 `Deque` 接口的实现,继承自 `AbstractSequentialList` 类,同时实现了 `List`、`Deque` 和 `Cloneable`、`Serializable` 接口,这使得 `LinkedList` 能够支持列表操作,并且可以作为双端队列使用。
```java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
extends AbstractSequentialList<E>
implements List<E>, Deque<E>,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
}
```
继承关系的设计让 `LinkedList` 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利用父类 `AbstractSequentialList` 提供的基础操作,例如 `get(int index)`、`set(int index, E element)`、`add(E e)` 等,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重写或新增方法来满足双端队列的特性。
### 3.1.2 主要成员变量和方法
`LinkedList` 内部使用一个双向链表来存储数据,其关键成员变量包括:
- `transient int size`:链表当前大小,即存储元素的数量,是不序列化的成员变量。
- `transient Node<E> first`:指向链表的第一个元素。
- `transient Node<E> last`:指向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Node` 是 `LinkedList` 的静态内部类,代表链表中的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前一个节点与后一个节点的引用。
```java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
主要方法则包括用于操作链表的 `addFirst(E e)`、`addLast(E e)`、`getFirst()`、`getLast()` 等,以及实现 `Deque` 接口的 `add(E e)`、`poll()`、`peek()` 等双端队列方法。
## 3.2 LinkedList的关键操作源码解析
### 3.2.1 添加元素的实现逻辑
当我们在 `LinkedList` 中添加一个元素时,可以使用 `add(E e)` 方法,该方法最终会调用 `linkLast(E e)` 方法将元素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