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技术详解:圆坯连铸机的特点与优势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27.79MB PPT 举报
"本文详细介绍了圆坯连铸机的特点以及连续铸钢的原理和工艺。连铸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显著提高了金属收得率和铸坯质量,降低了能耗,并促进了钢铁行业的进步。在中国,连铸技术经历了从试验研究到广泛应用的过程,展现出诸多优越性,如工序简化、金属收得率提升、能量消耗减少、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产品质量的优化。文章还提到了提高连铸机作业率的关键技术,如多炉连烧、设备长寿命、稳定防漏钢操作和缩短非浇注时间的维护技术。" 连铸,即连续铸钢,是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欧美的一项先进技术,它将钢水直接浇注成形,对比传统模铸法,连铸技术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它通过简化生产流程,省去了脱模、整模、均热和开坯等步骤,极大地节省了工序。其次,连铸显著提高了金属收得率,减少了10%至14%的金属损耗,远低于模铸的10%至20%。此外,连铸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也得以降低,同时由于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强度得到改善,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 圆坯连铸机的特点在于其对钢水的严格要求,包括无渣出钢技术,铝含量([Al])保持在0.005%至0.020%之间,氧含量([O])不超过0.005%,硫含量([S])不高于0.020%。钢水还需要经过真空处理、吹氩气以及喂Ca-Si丝来优化成分和去除杂质。在连铸过程中,钢包采用长水口和氩气密封,中间包则设计有大容量、内设挡墙、侵入式水口,并使用保护渣以确保钢水的质量和流动性。连铸机的弧形半径设计也有讲究,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圆坯,半径通常为8.0至10m,而直径大于200mm的则要求半径在12m以上。 我国的连铸技术始于1957年的试验研究,1958年在重钢建成的双流连铸机标志着连铸技术在国内的初步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连铸技术逐渐成熟,例如弧形板坯连铸机的建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采用弧形连铸技术的国家之一。连铸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除了上述提及的工艺和经济效益,还包括能够生产多种规格和高质量的钢材。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铸机的作业率,业界发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如多炉连烧技术,可以连续浇铸,减少换炉时间;连铸机设备长寿命技术,通过优化设备设计和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防漏钢的稳定化操作技术,确保连铸过程的稳定性,减少漏钢事故;缩短非浇注时间的维护操作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连铸技术以其高效、节能、高质量的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钢铁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圆坯连铸机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独特的工艺要求和设备设计,更是体现了连铸技术的精妙与先进。随着科技的进步,连铸技术将继续朝着近终形连铸、高速浇铸、高清洁性和智能化控制等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