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现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的第 n 项函数 fib(n),可以具体到项:如 n=8。 斐波那契数列为:1、1、2、3、5、8、13、21、......
时间: 2023-12-28 17:17:13 浏览: 78
以下是C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的函数fib(n)的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t fib(int n) {
if (n <= 0) {
return -1; // 输入错误,返回-1表示错误
} else if (n == 1 || n == 2) {
return 1; // 第1项和第2项都为1
} else {
int a = 1;
int b = 1;
int result;
for (int i = 3; i <= n; i++) {
result = a + b;
a = b;
b = result;
}
return result;
}
}
int main() {
int n = 8;
int result = fib(n);
printf("第%d项的斐波那契数为:%d\n", n, result);
return 0;
}
```
运行以上代码,将输出:第8项的斐波那契数为:21。
相关问题
实现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的第 n 项函数 fib(n),可以具体到项:如 n=8。 斐波那契数列为:1、1、2、3、5、8、13、21
要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函数fib(n),可以使用循环或递归的方法。
循环方法:
1. 初始化变量a和b为1,用于存储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
2. 使用循环从第3项开始计算,迭代n-2次。
3. 在每次迭代中,将a和b的值相加,得到下一项的值,并将结果赋给变量c。
4. 将b的值赋给a,并将c的值赋给b,更新a和b的值。
5. 循环结束后,返回b的值作为第n项的结果。
递归方法:
1. 判断n是否为1或2,如果是,则直接返回1。
2. 如果n大于2,则递归调用fib(n-1)和fib(n-2)来计算前两项的和。
3. 将前两项的和作为第n项的结果返回。
对于n=8的情况,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第8项的值为21。
代码示例(使用循环方法):
```java
public int fib(int n) {
if (n <= 2) {
return 1;
}
int a = 1;
int b = 1;
for (int i = 3; i <= n; i++) {
int c = a + b;
a = b;
b = c;
}
return b;
}
```
请注意,上述代码仅展示了一种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方法,实际上还有其他实现方式,如使用数组或动态规划等。
c语言实现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的第 n 项函数 fib(n),可以具体到项:如 n=8。 斐波那契数列为:1、1、2、3、5、8、13、21、......
要实现C语言中的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函数fib(n),可以使用非递归的方法。首先,定义两个变量a和b,并将它们初始化为1,表示数列的前两个项。然后使用一个循环,从第三项开始,每一次循环计算下一项的值,并将它赋给变量c。循环的次数为n-2次,因为前两个项已经初始化了。最后,返回变量c的值即可得到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的值。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c
int fib(int n) {
int a = 1;
int b = 1;
int c;
if (n <= 2) {
return 1;
}
for (int i = 3; i <= n; i++) {
c = a + b;
a = b;
b = c;
}
return c;
}
```
使用这个函数,可以得到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的值。例如,当n=8时,调用fib(8)函数,返回的结果为13,即斐波那契数列的第8项为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