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main() { // 创建一个矩形对象,左上角坐标为 (0, 0),右下角坐标为 (5, 5) CRectangle rect; rect.x1 = 0; rect.y1 = 0; rect.x2 = 5; rect.y2 = 5; // 移动矩形到新的位置 rect.Move(2, 3); // 修改矩形的大小 rect.Size(8, 6); // 输出矩形左上角的坐标和面积 auto [x, y] = rect.Where(); int area = rect.Area(); std::cout << "矩形左上角坐标为 (" << x << ", " << y << ")" << std::endl; std::cout << "矩形的面积为 " << area << std::endl; return 0;}为什么用累中的函数,还要先定义一个rect,放在前面,直接用类名不行么
时间: 2023-05-23 21:00:47 浏览: 94
松耦合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个基本原则之一,通过将数据和函数捆绑在一起,可以更好地组织代码并减少代码重复。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创建一个矩形对象来实现这种松耦合,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对象上调用不同的函数来执行不同的操作,而不是在类定义中通过静态函数来实现。因此,我们需要先定义一个对象,然后才能在其上调用类中的函数。如果直接使用类名,我们就无法实现这种灵活的调用方式。
相关问题
定义一个点类Point,包括x坐标和y坐标(int)。定义一个CRect类,代表一个矩形,要求CRect类中有代表矩形的左上角坐标(x1,y1)和右下角坐标(x2,y2)点类的对象,要求CRect类中有两个成员函数RectHeight()和RectWidth(),通过这两个函数能得到矩形的高和宽;此外还需要有求此矩形面积的成员函数。 要求每个类至少有两个以上构造函数,在main函数中测试他门的每一个成员函数。
以下是Point类和CRect类的完整代码:
```c++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oint {
public:
int x;
int y;
Point() {
x = 0;
y = 0;
}
Point(int x, int y) {
this->x = x;
this->y = y;
}
};
class CRect {
public:
Point p1;
Point p2;
CRect() {
p1 = Point(0, 0);
p2 = Point(0, 0);
}
CRect(Point p1, Point p2) {
this->p1 = p1;
this->p2 = p2;
}
CRect(int x1, int y1, int x2, int y2) {
p1 = Point(x1, y1);
p2 = Point(x2, y2);
}
int RectHeight() {
return abs(p2.y - p1.y);
}
int RectWidth() {
return abs(p2.x - p1.x);
}
int RectArea() {
return RectHeight() * RectWidth();
}
};
int main() {
Point p1(1, 2);
Point p2(3, 4);
CRect rect1(p1, p2);
CRect rect2(5, 6, 7, 8);
cout << "rect1 height: " << rect1.RectHeight() << endl;
cout << "rect1 width: " << rect1.RectWidth() << endl;
cout << "rect1 area: " << rect1.RectArea() << endl;
cout << "rect2 height: " << rect2.RectHeight() << endl;
cout << "rect2 width: " << rect2.RectWidth() << endl;
cout << "rect2 area: " << rect2.RectArea() << endl;
return 0;
}
```
在这个程序中,我们定义了一个Point类和一个CRect类。Point类包含x和y坐标,CRect类包含左上角和右下角的Point对象。CRect类还有RectHeight()、RectWidth()和RectArea()三个成员函数,分别用于计算矩形的高、宽和面积。
在main函数中,我们创建了两个CRect对象,并测试了每个对象的成员函数。
C语言二维平面点用(x,y)坐标表示。输入矩形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坐标,输入一个点,判定该点是否在给定的矩形内。(假设该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X轴、Y轴)。 输入 第一行:矩形的左上角坐标 第二行:矩形的右下角坐标 任一点坐标 输出 若该点落在矩形内,输出IN,否则,输出OUT
以下是C语言的代码实现: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x1, y1, x2, y2, x, y;
scanf("%d%d%d%d%d%d", &x1, &y1, &x2, &y2, &x, &y);
if (x >= x1 && x <= x2 && y >= y1 && y <= y2) {
printf("IN\n");
} else {
printf("OUT\n");
}
return 0;
}
```
首先,我们使用 `scanf` 函数从标准输入中读入矩形的左上角坐标 `(x1, y1)`、右下角坐标 `(x2, y2)` 以及任意点的坐标 `(x, y)`。
然后,我们使用一系列的比较操作,判断该点是否在矩形内。如果该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在矩形的范围内,那么该点就在矩形内,否则该点就在矩形外。
最后,我们使用 `printf` 函数输出结果。如果该点在矩形内,输出 `IN`,否则输出 `OUT`。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