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parent = list(range(size + 1)可以写成self.parent=[]*(size+1)吗
时间: 2024-12-15 12:15:28 浏览: 6
在Python类定义中,`parent.__init__(self,param)`用于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并将参数传递给它。所以在这个例子中,当我们创建`child`对象时,会先初始化`parent`的属性,然后添加自定义的`v2`属性[^1]。
```python
class parent:
def __init__(self, parm):
self.v1 = parm
class child(parent):
def __init__(self, param):
parent.__init__(self, param)
self.v2 = param
obj = child(100)
print("%d %d" % (obj.v1, obj.v2)) # 输出:100 100(因为parent的v1默认继承了100)
```
关于`self.parent = list(range(size + 1))`与`self.parent = [] * (size + 1)`的区别,两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效果相同。`list(range(size + 1))`会创建一个从0到`size`的整数列表,而`[] * (size + 1)`则是创建一个大小为`size + 1`的空列表,并通过重复操作填充元素。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size`很大,后者可能更高效一些,因为它避免了创建整个范围的列表。
相关问题
解析class UnionFind: def __init__(self, n): self.parent = list(range(n)) self.size = [1] * n def find(self, i): if self.parent[i] != i: self.parent[i] = self.find(self.parent[i]) return self.parent[i] def union(self, i, j): pi, pj = self.find(i), self.find(j) if pi != pj: if self.size[pi] < self.size[pj]: pi, pj = pj, pi self.parent[pj] = pi self.size[pi] += self.size[pj]# 示例import randomn = 10uf = UnionFind(n)print("初始集合:", [uf.find(i) for i in range(n)])for _ in range(5): i, j = random.randint(0, n-1), random.randint(0, n-1) uf.union(i, j) print("执行 union({}, {}) 后集合:".format(i, j), [uf.find(k) for k in range(n)])for _ in range(5): i, j = random.randint(0, n-1), random.randint(0, n-1) print("执行 find({}, {}) 的结果:{}, {}".format(i, j, uf.find(i), uf.find(j)))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并查集(Union-Find)数据结构。具体解析如下:
- 首先定义了一个 UnionFind 类,其中包含三个方法:__init__()、find() 和 union()。
- __init__() 方法初始化了并查集,其中包含两个列表:parent 和 size。parent 用于存储每个元素所属的集合编号,初始时每个元素的编号都是自己本身,即 parent[i] = i。size 用于记录每个集合的大小,初始时每个集合只包含一个元素,即 size[i] = 1。
- find() 方法用于查找元素所属的集合编号。它首先通过递归方式找到元素所在集合的根节点,然后将所有经过的节点都直接连接到根节点上,以便下次查询时可以更快地找到根节点。最后返回根节点的编号即可。
- union() 方法用于将两个元素所在的集合合并成一个集合。它首先分别找到这两个元素所在的集合的根节点,然后将其中一个根节点的 parent 修改为另一个根节点的编号,以实现合并操作。同时还需要更新 size 列表,将较小的集合并入较大的集合中,以便后续查询时可以更快地找到根节点。
- 示例代码中创建了一个大小为 10 的并查集对象 uf,并进行了 5 次随机的 union 操作,输出每次操作后每个元素所在的集合编号。然后进行了 5 次随机的 find 操作,输出每次操作的结果。
总的来说,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经典的并查集数据结构,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图论和优化算法中的问题。
class UnionFindSet: def __init__(self, n): self.parent = [i for i in range(n)] def find(self, x): if self.parent[x] != x: self.parent[x] = self.find(self.parent[x]) return self.parent[x] def unionSet(self, x, y): x_parent = self.find(x) y_parent = self.find(y) if x_parent != y_parent: self.parent[y_parent] = x_parent n, m = map(int, input().split()) if n < 1 or n >= 100000 or m < 1 or m >= 100000: print("Null") else: msgs = [list(map(int, input().split())) for _ in range(m)] ufs = UnionFindSet(n + 1) msgs.sort(key=lambda x: x[2]) for msg in msgs: a, b, c = msg if a < 1 or a > n or b < 1 or b > n: print("da pian zi") continue if c == 0: ufs.unionSet(a, b) elif c == 1: print("We are a team" if ufs.find(a) == ufs.find(b) else "We are not a team") else: print("da pian zi")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并查集(Union-Find Set)数据结构,并根据输入的消息进行相关操作。
让我们逐步分析这段代码:
1. `UnionFindSet` 类定义了一个并查集数据结构。在初始化时,它创建了一个长度为 `n` 的列表 `parent`,并将每个元素初始化为其自身的索引。这表示每个元素最初都是一个独立的集合。
2. `find` 方法用于查找给定元素 `x` 的根节点,并使用路径压缩优化算法将其父节点更新为根节点。这样可以在后续查找操作时加快速度。
3. `unionSet` 方法用于将两个元素所在的集合合并。首先,它通过调用 `find` 方法获取两个元素的根节点。如果两个根节点不相等,则将其中一个根节点的父节点更新为另一个根节点,从而实现合并操作。
4. 接下来,从输入中读取 `n` 和 `m` 的值,并进行判断。如果它们不满足给定的条件范围,则输出 "Null"。
5. 否则,使用列表推导式从输入中读取 `m` 行消息并存储在 `msgs` 列表中。这些消息包括三个整数值:`a`、`b` 和 `c`。
6. 对 `msgs` 列表按照第三个元素进行升序排序,以便后续按顺序处理。
7. 遍历排序后的 `msgs` 列表,并根据每条消息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操作:
- 如果 `c` 的值为 0,表示需要执行合并操作。调用 `unionSet` 方法将元素 `a` 和 `b` 所在的集合合并。
- 如果 `c` 的值为 1,表示需要进行判断是否属于同一个集合。调用 `find` 方法查找元素 `a` 和 `b` 的根节点,并判断它们是否相等。根据结果输出相应的信息。
- 如果 `c` 的值不是 0 或 1,输出 "da pian zi"。
这段代码通过并查集实现了一些基本的集合操作,例如合并和判断是否属于同一个集合。它可以用于解决一些与集合相关的问题,如团队归属判断等。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