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球从100m高度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再反弹,求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第10次反弹高度为多少
时间: 2023-05-26 20:01:15 浏览: 83
A: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如下式子:
第一次落地距离:100m
第二次落地距离:100m + 50m * 2
第三次落地距离:100m + 50m * 2 + 25m * 2
......
第10次落地距离 = 100m + 50m * 2 + 25m * 2 + ... + (100 / 2^9) * 2
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等比数列,首项为100,公比为1/2,项数为10。
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得出:
第10次落地距离 = 100 * (1 - (1/2)^10) / (1 - 1/2) + 100 / 2^10 = 299.609375m
第10次反弹高度为第9次落地的一半,即100/2^9=0.1953125m
相关问题
用C语言编译一个球从100m高度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再反弹,求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第10次反弹高度为多少
A:这道题可以用循环来实现。由于球每次都是反弹回原高度的一半,所以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球的当前高度或反弹高度。每次循环中,先将球的高度乘以0.5,表示反弹回去的高度,然后再将总距离加上两倍的球的高度(上升和下降的距离),最后将循环次数加1。当循环次数达到10次时,输出总距离和最后一次反弹的高度即可。
以下是完整的C代码: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float height = 100.0; // 初始高度为100米
float distance = 0.0; // 初始距离为0
int i;
for (i = 1; i <= 10; i++) {
distance += height * 2; // 上升和下降的距离
height *= 0.5; // 反弹回去的高度
}
printf("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f米\n", distance - height * 2); // 因为最后一次落地时不需要加上反弹回去的高度,所以要减去
printf("第10次反弹高度为%f米\n", height);
return 0;
}
```
输出结果为:
```
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299.609375米
第10次反弹高度为0.097656米
```
4. 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要求利用数组实现) 【问题描述】 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求它在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
这个问题可以用数组来模拟球的运动过程。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数组,其中每个元素表示球在每次落下的过程中经过的高度。初始高度设为100米,每次弹起后的高度是前一次高度的一半。以下是使用Python语言的一个简单示例:
```python
# 初始化总高度为100米,弹跳次数为10,数组用于存储每次落地的高度
height = 100
bounce_heights = [height]
total_distance = height
for i in range(1, 10):
# 每次落地后,计算新的反弹高度并累加到总距离
height /= 2
total_distance += height
bounce_heights.append(height)
# 输出第10次落地时球经过的总距离
print("第10次落地时,球总共经过了", round(total_distance), "米")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设没有空气阻力等因素影响,只考虑垂直方向的运动。数组`bounce_heights`记录了每次落地时的高度,而`total_distance`则累计了所有上升和下降的距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