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使用Scikit-learn的异常检测算法(如孤立森林、LOF)进行异常值检测和异常数据处理。
发布时间: 2024-06-24 16:54:41 阅读量: 97 订阅数: 128
![孤立森林](https://publinestorage.blob.core.windows.net/acb7082a-8344-458c-9b36-c198e419a013/mrp210125-g001.jpg)
# 2.1 孤立森林算法
### 2.1.1 原理和数学基础
孤立森林算法是一种基于孤立度的异常检测算法。它将数据点视为树木,然后通过随机选择特征和划分阈值来构建隔离树。在隔离树中,孤立点(异常值)往往位于较浅的层级,因为它们与其他数据点的相似性较低。
孤立森林算法的数学基础基于以下假设:
* 正常数据点通常聚集在一起,形成稠密的簇。
* 异常值与其他数据点相似性较低,因此它们位于稀疏的区域。
### 2.1.2 算法实现和参数调优
Scikit-learn 中的孤立森林算法实现为 `IsolationForest` 类。它的关键参数包括:
* `n_estimators`:隔离树的数量,默认值为 100。
* `max_samples`:用于构建每个隔离树的数据样本数,默认值为 256。
* `contamination`:异常值的比例,默认值为 0.1。
参数调优的目的是找到最佳的参数组合,以最大化异常检测性能。通常可以通过网格搜索或随机搜索等方法来进行参数调优。
# 2. Scikit-learn异常检测算法
### 2.1 孤立森林算法
#### 2.1.1 原理和数学基础
孤立森林算法是一种基于决策树的无监督异常检测算法。它通过构建一组隔离树来识别异常值。隔离树是一种二叉树,其中每个内部节点根据随机选择的特征和阈值将数据点分成两个子集。叶节点包含单个数据点或一组数据点。
孤立森林算法的原理是:异常值通常比正常值更容易被隔离到叶节点。这是因为异常值通常具有与大多数其他数据点不同的特征。因此,异常值在隔离树中被隔离到叶节点的路径长度比正常值更短。
#### 2.1.2 算法实现和参数调优
Scikit-learn中提供了孤立森林算法的实现。该算法可以通过以下代码实现:
```python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IsolationForest
# 创建孤立森林模型
model = IsolationForest(n_estimators=100, max_samples='auto', contamination=0.1)
# 训练模型
model.fit(X)
# 预测异常值
y_pred = model.predict(X)
```
**参数说明:**
* `n_estimators`:隔离树的数量。默认值为100。
* `max_samples`:用于构建每个隔离树的最大样本数。默认值为“auto”,表示使用所有样本。
* `contamination`:异常值的比例。默认值为0.1。
**代码逻辑分析:**
1. `IsolationForest`类被实例化为`model`对象。
2. `fit()`方法用于训练模型,其中`X`是训练数据。
3. `predict()`方法用于预测异常值,结果存储在`y_pred`中。
### 2.2 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
#### 2.2.1 原理和数学基础
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异常检测算法。它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的局部异常因子来识别异常值。局部异常因子衡量一个数据点与周围邻居的相似程度。异常值通常具有较高的局部异常因子,因为它们与邻居的相似度较低。
#### 2.2.2 算法实现和参数调优
Scikit-learn中提供了LOF算法的实现。该算法可以通过以下代码实现:
```python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LocalOutlierFactor
# 创建LOF模型
model = LocalOutlierFactor(n_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