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无监督学习方法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4-06-25 04:50:52 阅读量: 62 订阅数: 114
![【进阶】无监督学习方法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b24f9a3995fd5229a0bb9a46bbe85945.png)
# 2.1.1 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点划分为K个簇,使得每个簇内的点与该簇的质心之间的距离最小。
**算法步骤:**
1. 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质心。
2. 对于每个数据点,计算它与每个质心的距离。
3.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距离它最近的质心所属的簇中。
4. 更新每个簇的质心,使其为该簇中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
5. 重复步骤2-4,直到质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参数说明:**
* **K:**簇的数量,需要根据数据特征和聚类目标确定。
* **距离度量:**用于计算数据点与质心之间距离的度量,常见的有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和余弦相似度。
* **最大迭代次数:**算法停止的条件,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
# 2. 无监督学习算法原理
无监督学习算法是机器学习中的一类重要算法,它们能够从未标记的数据中发现模式和结构。与监督学习算法不同,无监督学习算法不需要预先定义的标签或目标变量。
### 2.1 聚类算法
聚类算法将数据点分组为相似组,称为簇。这些簇可以基于数据点的特征、距离或其他相似性度量。常见的聚类算法包括:
#### 2.1.1 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它通过以下步骤工作:
1. 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簇中心。
2.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簇中心。
3. 重新计算每个簇的中心为簇内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簇中心不再变化。
**代码块:**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 数据点
data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10]])
# 聚类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kmeans.fit(data)
# 簇中心
print(kmeans.cluster_centers_)
# 簇标签
print(kmeans.labels_)
```
**逻辑分析:**
* `n_clusters`参数指定簇的数量。
* `fit()`方法将算法拟合到数据。
* `cluster_centers_`属性包含簇中心。
* `labels_`属性包含每个数据点的簇标签。
#### 2.1.2 层次聚类算法
层次聚类算法通过构建一个层次结构的树状图来对数据点进行聚类。树状图的根节点包含所有数据点,而叶子节点包含单个数据点。
**代码块:**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cluster.hierarchy import linkage, dendrogram
# 数据点
data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10]])
# 链接矩阵
linkage_matrix = linkage(data)
# 树状图
dendrogram(linkage_matrix)
```
**逻辑分析:**
* `linkage()`函数计算链接矩阵,其中包含数据点之间的距离信息。
* `dendrogram()`函数可视化树状图。
### 2.2 降维算法
降维算法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同时保留数据中的重要信息。这对于可视化、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非常有用。常见的降维算法包括:
#### 2.2.1 主成分分析(PCA)
PCA是一种线性降维算法,它通过找到数据中方差最大的方向来投影数据。
**代码块:**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 数据点
data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10]])
# PCA
pca = PCA(n_components=2)
pca.fit(data)
# 降维后的数据
print(pca.transform(data))
```
**逻辑分析:**
* `n_components`参数指定降维后的维度。
* `fit()`方法将算法拟合到数据。
* `transform()`方法将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
#### 2.2.2 奇异值分解(SVD)
SVD是一种非线性降维算法,它将数据分解为奇异值、左奇异向量和右奇异向量的乘积。
**代码块:**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linalg import svd
# 数据点
data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10]])
# SVD
U, s, Vh = svd(data)
# 降维后的数据
print(U[:, :2] @ np.diag(s[:2]) @ Vh[:2, :])
```
**逻辑分析:**
* `svd()`函数计算奇异值分解。
* `U[:, :2]`和`Vh[:2, :]`分别截取前两个左奇异向量和右奇异向量。
* `np.diag(s[:2])`创建对角矩阵,其中包含前两个奇异值。
* 矩阵乘法将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
### 2.3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从交易数据中发现频繁出现的商品组合,称为关联规则。这些规则可用于推荐系统、市场篮子分析和欺诈检测。常见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包括:
#### 2.3.1 Apriori算法
Apriori算法是一种基于频繁项集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它通过以下步骤工作:
1. 找出所有频繁1项集。
2. 从频繁1项集中生成频繁2项集。
3. 重复步骤2,直到没有更多的频繁项集。
4. 从频繁项集中生成关联规则。
**代码块:**
```python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mlxtend.frequent_patterns import apriori
# 交易数据
transactions = pd.DataFrame([
['A', 'B', 'C'],
['A', 'B', 'D'],
['A', 'C', 'E'],
['B', 'C', 'F'],
['B', 'D', 'G']
])
# Apriori
frequent_itemsets = apriori(transactions, min_support=0.5)
# 关联规则
rules = association_rules(frequent_itemsets, metric="confidence", min_threshold=0.7)
# 输出规则
print(rules)
```
**逻辑分析:**
* `min_support`参数指定频繁项集的最小支持度。
* `apriori()`函数找出频繁项集。
* `association_rules()`函数从频繁项集中生成关联规则。
* `met
0
0